石雕牌坊——相關文化
牌坊,簡稱坊。在中國傳統建筑中,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標志性開敞式建筑。一般認為,牌坊和牌樓是同義詞,但有些學者認為,牌坊和牌樓是有一定區別的,牌坊比牌樓簡單,上面沒有斗拱或摟檐。北方民間多稱牌樓,南方不論有無斗拱或樓檐都稱牌坊。
牌坊起源于中國建筑群落的大門,在早期稱之為“衡門”,就是在兩根直立的木柱子上面,加一條橫木組成門,大多作為普通民居建筑的院門。隋唐以后,人們在大門立柱出頭的頂端套上黑色陶罐作為裝飾,同時防止雨水的侵蝕,這種門被稱為“烏頭門”。與衡門不同的是,烏頭門的兩根立柱直沖上天。烏頭門橫木下安有門扇,門框由兩根立柱和上邊橫置的額組成,額與柱相交處安明板,柱頂套陶制烏頭,這就是沖天柱式無牌樓坊的雛形。烏頭門又稱欞星門,南宋時始用于孔廟內,表示尊孔如尊天。后來也用于壇廟、陵墓等建筑中,表達崇敬之情。例如安徽黟縣的王氏功德坊是三間四柱沖天柱式牌坊,當地人以此表示對王氏的崇敬之情。
獨立式牌坊的起源,可追溯到漢唐里坊制度的坊門。漢代以后,中國的城市布局逐漸形成一定的格局,在城中有里坊,里坊有坊墻、坊門,猶如城中之城。這時的里坊門已經出現了重樓。據歷史文獻記載,當時里坊中如果出現好人好事,就在坊門上張貼通告,以示褒獎,由此坊門衍出了新的功能。為了延長保存時間,人們就用更加堅固的材料來建坊門,上面雕刻褒獎事由,這就是今日石牌坊的雛形。到了宋代,里坊制度逐漸崩潰,包圍里坊的坊墻被拆除,坊門就逐漸失去了作為出入通道的作用,成為純粹的裝飾性建筑,而其建筑形式也日趨復雜精美。有斗拱層,挑出屋檐,并且要在頂上鋪瓦,做成歇山、懸山等各種樣式,逐漸形成了現在所見牌坊的基座、立柱、抱柱石、額坊、字牌和檐頂門個構成部分。基座是整個牌坊的基礎部分;立柱是起承重作用的構件,有圓形、方形及亞字形闡述;夾柱石(夾桿石、抱柱石)主要起加固柱子的作用,同時也是石雕裝飾的重點部位,有抱鼓形,還有的在須彌座上立石獅子;額枋部位多為仿木結構,一般只保留雀替以上的部分,因其特殊的位置,成為工匠們進行精雕細刻的重點部位;字牌位于正樓額枋中間位置,是鐫刻文字的位置,也是整座牌坊性質標志;檐頂部位也多仿木結構,但是因石料較重,為了加強穩定性,屋檐挑出部分較小。
石牌坊在開始的時候完全仿造木牌的結構。明中期之前,立柱抹角多呈凹曲面,使柱面分界清晰,光影柔和。明中期以后,沖天柱石坊逐漸盛行,結構更合理、堅實,造型更挺拔、壯觀。清代全為方柱,清早期的石柱有收分、側角,使柱子更俊美,有穩定感。明末清初后不再有收分,石柱上下等精,略感笨拙。除了整體造型,石牌坊也有注意細部的雕飾,在立柱和抱柱石上常雕刻有“雙龍戲珠”和“雙獅滾繡球”,也有雕刻蝙蝠、如意、靈芝及各種花卉圖案。在一些紀功性的牌樓上,石雕常以回紋、綬帶、卷草作底子,以動物為主題,常見的有麒麟、鹿、鶴、獅子、虎、豹等。